五項正念修習和五戒

昨晚在FB看到晨光共修團發了一則分享梅村法師所誦英文版心經資料的訊息。共修團建議在誦念「五項正念修習」之前先唱誦心經,並提醒「受戒五項正念修習後,​別忘了每月誦一次,提醒自己,否則三月後就無效了。」

因為不是很清楚五項正念修習的內容,一開始讀到這地方,只是覺得這裡講「三月後就無效」怪怪的。請教之後,才明白「梅村的五項正念修習是要持續修持,用在日常生活中。如果超​過三月沒誦,沒修持就無效了。以後得在受一次戒。」

後來查了五項正念修習的內容,不就是五戒嗎?可律藏並沒有這樣的規定:在家居士必須每月誦戒,超過三月沒誦戒,戒體無效必須重受。後來了解,共修團的提醒可能是為了強調日常修習的重要。可是梅村傳統是否有「過三月不受持無效,必須重受戒」的做法,就不清楚了。

剛想想,應該再多說一些(實在很怕居士們被誤導),於是又去回覆了這一篇:

查了一下資料才明白,原來在梅村,五戒亦稱為五項正念修習。所以,修習五項正念也就是受持五戒。

不是很清楚梅村傳統在建議受戒居士日常修行的方法如何,從前面的對話了解的是,至少每個月要誦戒一次。這當然是很棒的建議與引導。但前面提到「如果超過三月沒誦,沒修持就無效了。以後得在受一次戒。」如此情況不知是否為梅村的做法,但卻和一般所了解的五戒受持情況極為不同。

五戒一旦發願受持,必盡形壽,卻沒有說「若無誦戒,過三月戒體無效,必須重受」的說法。若是梅村傳統有這樣的做法,那也只能說梅村是這樣的做法,那並非佛陀所制。

戒的實踐,的確是正念的修習,那和禪修一樣,從練習專注一所緣開始,必定要時刻正念,才能將戒行圓滿。

五項正念修習不說「戒」,是將五戒用更為普遍、普及的語詞來表達五戒的精神與態度,直覺上較屬禪修語詞,讓對「受戒」有動輒得咎壓力的人更容易接受。此處可以了解,語詞上的轉換使用能讓這概念轉為實踐的方便,是禪師的慈悲。

可是,佛弟子卻不能不知道表相的緣起與內涵。否則,「五戒」或「戒」不為人所言道,日久,也就逐漸掩沒在消失的音聲中不為人知了。這在佛法的維續過程,不得不小心。

以上是我的小小感想,在此與您分享。
感恩。。

在網路上查找一下,發現一行禪師的修行方法愈來愈普及,五項正念修習、十四項正念修習等都是很實用、容易上手的方便,許多人受持。

可是,一想到共修團昨日回應我五戒和五項正念修習不一樣,不禁有點憂心,會不會有一天「五戒」這名詞就消失了?

當然,要說自己是杞人憂天也行。事實上並不擔心,因為我把想法提出來了。

五項正念修習和五戒 有 “ 5 則迴響 ”

    1. dear applero,

      戒律制定背後的用心來自於對眾生的慈愛。
      去實踐戒行,便是去開發自身心中尚未啟開的慈與悲的本能。
      需要被規定要求的,是我們根深柢固的習氣。
      既然學佛修行,便毋需擔憂習氣要背約束與改變。
      若能因此改善了,不更好,是唄?

      ^_________^

  1. >>事實上並不擔心,因為我把想法提出來了。
    ↑向著光,總是增上唄~

    記得參加禪修時,第一次聽到受持五項正念修習時,也是馬上直覺那就是五戒的方便說。但是在學習這五項修持的課程中,仔細的體會,我的解讀卻是著重在這五項修習的內容似乎已經包含了十善,也就是菩薩戒的廣義說,我只覺得這個方便讓許多不敢受戒學戒的人歡喜學習,蠻好的。就內容來學習,對我而言都是五戒或十善的內容,沒有妨礙。

    但是可能這裡就可以發現戒體的影響差別,師父們受持的戒比較多,對於戒的了解的也比較細微,所以對於戒體的作用和影響就比較會注意到。但說真的,對於一般受持者而言,三個月的警戒線,是有方便的效用,但所謂的無效,我也有懷疑過這個準從哪來的呢?後來我的想法是,這大抵約心識上的作用程度而言,戒體的效用也與發願受持的時候內心作意有關,這樣來說就比較能夠區別出來有效沒效的界限。

    因為師父您提到盡形壽與三個月的差別,我才想起,對!
    因為我們傳統受持三皈五戒時,會別別發願:盡形壽皈依佛,盡形壽皈依法,盡形壽皈依僧,並受持一條兩條……,或者不能受持的就說方便說"願學"該戒。
    但是我在授持五項正念修持的時候,老實說我沒印象有說到盡形壽,但是有提到三個月沒有讀誦就會沒有效果(當時我只覺得這個叮嚀還蠻有效的,三個月不算短,多多鼓勵人慢慢來吧),所以說對我來說盡形壽的作意是沒有的,但是我卻記得這個修習的戒牒上卻有寫三個月沒有讀誦,則傳授將失效。所以,好笑的是,我真的乖乖的偶爾拿起來讀喔。

    和師父們討論這個,實在很汗顏,只是就自己的體驗與學習上討論分享,淺見酌酌。但能了解一點點師父的關心用意。也許禪師在這部分也考慮到不同文化環境人們,對於佛法的意義在重視個人自由的西方如何開演,需要深刻的智慧,當然在語言上的演譯,老實說我自己也是覺得有時有點限礙了,但總是邁開步伐了,佛子如我們也歡喜用法回應~總是增上!

    記得第一次誤打誤撞的授戒時,直聽到「戒是清涼意」,可以讓人離諸苦惱而非限制,讓鈍根的小花豁然開朗,從本來百般不願意參加,到後來歡喜感恩的授完戒,只能說佛陀真的很慈悲,三寶的力量真是不思議咧!

    說同或不同,難詮。
    或許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方向來看,這是個非一非異的開演吧~^___________^

    1. 謝謝小花兒耐煩地將心底的字句逐一記錄下來。

      >>在學習這五項修持的課程中,仔細的體會,我的解讀卻是著重在這五項修習的內容似乎已經包含了十善

      五戒十善,其實並不相違,差別在於傳達時強調止持或作持。通常,我們聽到「戒」,總是會有一點束縛感(心不一定排斥,只是感受),而許多人會因為這束縛感而卻步,深怕不得自由。(歸依也有這樣現象)

      五項正念修習,可以看作是五戒精神的開展。禪師詮釋出五戒的正向思惟與態度,可以說是一種直白,並且點出戒與禪定的關係、與世間的互為影響。一方面,這對佛法在西方的傳衍有極大的幫助;一方面,對於導引人發心修行,不再受戒相的侷限,掌握制戒精神不離「慈悲」二字,以完全柔軟心行受持戒法。是大乘佛教精神的充分展現。

      而盡形壽受或過三月無效的問題,則要回到受戒儀軌上。律藏所記載受戒儀軌並沒有提到「過三月無效,必須重受」的條件。做法上,受五戒,就是盡形壽受,若有違犯則懺悔再求重受。受戒,不代表受了就能必定不違,因此禪師纔會提出「正念」的祕訣:要行持圓滿必得時刻正念。若失念了,再重新來過、重新練習,這是沒有問題的。

      我知道過三月無效說是為了鼓勵行者能恆持。學了善法隨即將之拋在腦後,受了戒若一點也不將戒法掛心頭,如何嘗到法味、法喜?當然是「無效」的了。目前知道的,這是梅村傳統所建立的做法,無可厚非。就如同戒法能否隨分受的討論,這些都是大德為了度眾所提出的方便,可是就依此為本了嗎?

      >>說同或不同,難詮。

      平等不失性,次第不落相。
      較或學佛或未學佛的一般人,花兒多了更多的解行修養,可以中觀解。一切皆以善法相應、善解相待,這樣的態度也沒有問題。然修道依舊有次第也必須依次第,人對於學道內涵也必須建立明辨、明白、正確的見解。對於禪師及梅村傳統所傳布的善法,我深深隨喜並學習,疑惑來自於隱隱被脅迫的感受,深怕有一點點造成眾生偏邪知見的相似見解而不自知。

      如此而已。

      非常歡喜有這樣的討論。
      感恩花兒。

      ^__________^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