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迷路了

陽光出現的時間也晚了。 不管怎樣,鳥咪是一定要出去玩耍的。 早安。

陽光出現的時間也晚了。
不管怎樣,鳥咪是一定要出去玩耍的。

鳥咪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是清醒的,學會靜靜等待,直到我發出第一個聲響。
滿足自己決定代表大家,扯著她的喉,直到我走到她們閨房門前。
小虎忍耐的功夫修練得深,只是默默地跟在腳邊,偶爾扯著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他餓了。

他們知道我的程序,我也知道他們在什麼時刻會有什麼反應。
這是一種默契。
一整天毋須言說,我們依照各自的節奏一起生活,不必擔心彼此。 

https://i0.wp.com/farm8.staticflickr.com/7436/10284919794_e23db7e8a4.jpg

一朵極好看的橘色玫瑰開放。

非常珍惜園子裡的千變萬化。
每日每日有許多生滅生滅進行著,有時察覺有時錯過,但即便錯過,也能看到留下的痕跡。
或者光影。

https://i0.wp.com/farm4.staticflickr.com/3765/10285023186_c1765656af.jpg

這隻蜂兒一點也不理會我的鏡頭追隨,他只顧在一朵朵花兒心中停留。
盛開的藍星花能讓蜂兒蜂兒飽足,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啊!

像這樣子簡單又容易滿足的生活,是不是就是究極之境了呢?

https://i0.wp.com/farm4.staticflickr.com/3698/10291107856_cc8fef1faa.jpg

最近一直在思考,如何能突破人們追求簡單生活、小確幸的誤以為呢?

可以做自己想要的事,過自己想要的生活,還有自己喜歡的朋友互相陪伴。
那種看似充滿幸福感的狀態,的確令人不由地升起「能一直這樣就好了」的念頭。
然而不斷地追逐自以為的簡單生活,其實從來沒有擺脫。
或者,根本沒發現所謂的簡單是另一種淹沒。

本來打了「修行」二字,啊,突然才發現。
如果是那般幸福美好的狀態,就,不需要修行了吧。

原來,這可能是耽溺於這類追逐的深層意義。

https://i0.wp.com/farm8.staticflickr.com/7432/10291040604_47bc9a29f1.jpg

菩提長老在〈佛法可以不提輪迴嗎?〉完全命中我的想法。(所引譯文有稍作潤改)

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,走上佛法之路的主要動機,一直是對自己無明人生 的常規軌跡有一股啃嚙於心的不滿足感,而非是對輪迴重生的危險有著敏銳的警悟。然而,我們若是想徹底奉行佛法,得益於它的全部潛力所賦予的寧靜與高等智 慧,則有必要使我們修持的動機成熟起來,超越引導我們走上此道的初始因素。我們的基本動機必須朝著佛陀揭示的那些根本真理而增長起來,隨著對這些真理的包 容,以之滋養潛能,引導我們實現(解脫的)目標。

佛法修持的目的,並非是為我們的當前個性與在世處境之間提供一項舒適的調停,為藉提升自我覺察以緩解精神痛苦。

我所關切的是,現今教授佛法的普遍趨勢,用大量心理學語詞來改寫佛陀教法的核心義理,之後說這是佛法。然而這樣,我們絕無法從佛教本身的結構看出佛法的真正目的,並非導致心理上的療愈、完整或自我接受,而是策勵心靈朝向解脫——對治所有造成繫縛與痛苦的心理因素,最後從中解脫。我們應謹記,佛陀並未將佛法教導成「生活的藝術」,雖然它蘊含於內,佛陀教導的是更超越、無上的 「解脱道」,通往終極解脱和覺悟的道路。佛陀所指的覺悟,並非讚揚人類的有限,也不是被動屈服於我們性格的脆弱,而是透過徹底改革,突破至全然不同的境界,來克服這些有限。

當把內觀修行教導成只是一種醒覺的生活方式,在洗碗盤和換尿布時保持覺知與平靜,這目標便失落了。當佛法存在的理由「出世間法」被删除時,在我看來,剩下的只是去除菁華、空洞無力的教導,不再是能導向解脫的工具了。正確修行佛法確實帶來許多現世的快樂,但佛陀終極的教導不只關於現世樂,而是要達到世間滅。這成就並非存在於遙遠的他方世界,而是在這具有感官與意識的六呎之軀中。

下士,中士,上士。

如果只為了日子好過,滿足五欲之樂,那麼真的不需這樣辛苦。
既然起始了修行之途,我必須一再檢視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。
越來越無法辨識相似法,知見的釐清變得極為重要。

https://i0.wp.com/farm8.staticflickr.com/7344/10291017614_3f50ef17b8.jpg

歸依三寶,誓願依止修學佛法,到底為哪樁?

不能遺失了。

別迷路了 有 “ 2 則迴響 ”

  1. 師父好。

    臉書上的連結刪除了,就在這裡回覆吧!
    首先我先自首菩提長老的文只是大略瀏覽了一下,沒很深刻地讀懂它。

    而"隨遇而安"的碎碎念是對於師父所說:

    "然而不斷地追逐自以為的簡單生活,其實從來沒有擺脫。
    或者,根本沒發現所謂的簡單是另一種淹沒。"

    的感想。

    無論是不是可以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,
    簡單生活、複雜生活、忙碌生活、清閒生活…
    修行學習的是在生活的當下,
    安住自己的心。
    而不是在無常的世間,試圖維持著某種型態的生活模式。

    目前我是這麼想的,如果有不圓滿的地方,
    再請師父指導與補充。

    另外,會刪除首篇回應是因為覺得自己想到什麼就回什麼,
    這…似乎不是很好的習慣,
    所以在師父被迫現身臉書後,就馬上刪除了。

    其實沒什麼事,請師父不要擔心^_______^

    1. 呵呵,啊迷途佛。
      阿彌陀佛。

      打快一點沒摁準鍵,竟然出現這樣的佛來,剛好應機啊。

      看您多說一些,我就不擔心了
      先讀書去,晚點再來說說。

      ^________^

      在這裡說話竟然比在臉書自在。
      大概回不去了。 😛

發表留言